2025政府工作报告:医药行业重点解读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2024年2月,国家医保局向有关协会发送了《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价由市场定,挂网提速,允许高回报。
2024年1月,中办国办发布的《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3月业内流传并于7月初经国常会审议通过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都提出允许创新药参照国际同类药品定价。
2月中旬业内流传的《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推进价格形成机制工作。
丙类目录“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
在2024年12月国家医保局召开的2025年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制定丙类目录。在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的“保障人民健康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丙类目录的制定与国谈同步进行。
丙类目录药品在进院管理上享受与基本医保目录甲乙类药品相同的政策待遇。对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和丙类目录药品实行直接挂网。丙类目录药品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的范围,相关病例原则上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实行按项目付费。
集采“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
在1月17日医保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2025年,医保部门将持续深入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包括国家层面将在上半年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下半年开展第6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并适时启动新批次药品集采。同时将在地方层面开展具备专业特色的全国联盟采购预计达到20个左右,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高值耗材等”。
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逐步向滴眼剂、贴剂、喷雾剂等剂型拓展”,一旦过评品种达到一定数量(竞争足够充分),这三种剂型的药品也将大量纳入国采。
DRG/DIP“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医保局2025年工作会议要求“推动DRG/DIP2.0版分组方案高水平落地”。
2024年7月,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2025年起各统筹地区统一使用分组版本”(即2.0版分组)。
《“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和按病种付费的住院费用占全部住院费用的比例达到70%”。
医保省级统筹“稳步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
2009年中央10号文件中提出要“逐步提高统筹水平和统筹层次,缩小保障水平差距”。
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到2024年7月,各地已经基本做实了市地级统筹,京津沪渝和海南、福建、宁夏等省份已推进了省级统筹。
分级诊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福建考察时要求“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2025年国家卫健委工作会议提出“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均衡发展”、“以紧密型医联体为抓手推进县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